当前位置:首页 >宜昌市 >有前途的城市是要創造富人,而不是創造富人住的房子 正文

有前途的城市是要創造富人,而不是創造富人住的房子

来源:不傷脾胃網   作者:黄嘉千   时间:2025-07-05 07:29:50

杭州樓市“溫度計”飆升。

2025年春節剛過,杭州樓市就像被按下了“快進鍵”——二手房帶看量同比暴增56%,客戶谘詢量上漲63%,甚至有中介一天帶看3組客戶,忙到“腳不沾地”:二手房成交量,創了五年新高。

杭州土拍也現狂飆態勢,核心區土拍溢價率突破70%。2月28日,杭州2025年第三批次土拍落幕,最終五幅地塊四幅溢價成交,一幅底價成交。同日,杭州再掛8宗宅地!

節後,杭州樓市呈現“二手房領漲、土拍火熱、預期向好”的特征。

杭州樓市的這種熱度並非偶然。

非常有趣,年後炒房客的跑步入場,開發商的衝動,杭州樓市的爆火,都與一件事同時發生:那就是deepseek的橫空出世。

再加上杭州六小龍的出圈,疊加杭州取消限購政策,直接點燃市場情緒。

科技企業的“磁鐵效應”,把人才、資金和關注度牢牢吸向杭州。

以未來科技城為例,這個曾經因阿裏巴巴而房價翻倍的板塊,如今因“六小龍”的入駐,再次成為焦點。

那麽,科技產業如何“攪熱”房價?

一般而言,科技企業對房價的拉動,絕非簡單的“企業在哪,房價漲哪”,而是一套複雜的“傳導鏈”:

首先是人才湧入導致需求爆發。科技企業提供的高薪崗位,像“吸管”一樣虹吸全球精英。杭州常住人口連續12年全省增長第一,2023年新增14.6萬人,其中不少是“六小龍”吸引的科技人才。這些人的購房需求,直接推高了核心區次新房的價格。例如,DeepSeek總部所在的武林商圈,周邊二手房掛牌價最高達8萬元/㎡,比老破小區貴了一倍多。

其次,產業集聚激發配套升級。科技企業紮堆的區域,商業、教育、交通配套會像“滾雪球”一樣完善。例如,未來科技城從曾經的“荒地”變成如今的地鐵、商場、學校俱全的“黃金板塊”,房價10年漲了3倍。這種“產城融合”模式,讓科技園區變成了“房價高地”。

還有,資本預期刺激土拍狂熱。房企對科技城的信心,直接反映在土拍市場。2025年初,杭州城東新城地塊拍出5.06萬元/㎡的樓麵價,更是以6.48萬元/㎡創下曆史記錄。

房企敢高價拿地,賭的正是科技企業帶來的“未來購買力”。資本用真金白銀押注的,並非企業當下的實力,而是杭州“前沿科技城市”的標簽——

隻要故事足夠性感,房價就有想象空間。

更直白點說,如今科技產業,能給出高薪崗位,也給出房價上漲的預期鏈條——人才賺錢、房企搶地、配套升級,環環相扣。

科技企業的爆發式增長,本質上是“印鈔機”的轟鳴。

以杭州為例,從阿裏巴巴到“科技六小龍”(DeepSeek、宇樹科技等),這些科創企業不僅創造了萬億市值,更通過股權激勵和薪資體係,批量製造高淨值人群。曾因上市預期引發杭州未來科技城房價短期跳漲30%。

杭州樓市的“開年紅”,本質是一場科技與房價的“共生遊戲”——企業吸引人才,人才支撐房價,房價反哺城市競爭力。

未來的城市競爭中,誰能在人工智能、等賽道培育出“巨頭”,誰就能在樓市中贏得“定價權”。

一份數據佐證:杭州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8%,年均新增常住人口超20萬,核心板塊房價漲幅達15%。而深圳南山區(騰訊、大疆總部所在地)的房價均價已突破12萬元/平方米,是全市均價的2倍。

新一輪城市競賽中,誰會是科技批量造富的“玩家”?

深圳的南山區,房價在過去十年間漲了400%,背後是“每平方公裏產值超40億美元”的產業密度。

土地稀缺更是火上澆油,2023年住宅用地供應僅120公頃,商品住宅庫存去化周期僅8.6個月。

物以稀為貴,房價怎能不漲?

北京、上海,更是科技企業大本營,老牌勁旅,不用多說了。

還有哪些新興科技造富城市,值得我們關注?

譬如蘇州:隱形冠軍的“低調爆發”。蘇州的納米技術、生物醫藥產業全國領先,2024年工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。園區房價已超5萬元/㎡,若其科技企業上市潮到來,房價可能像“悶燒的炭火”突然躥升。

再比如,合肥:“風投之城”的逆襲劇本。合肥押注京東方、蔚來等科技企業,成功帶動城市能級躍升。2024年合肥濱湖新區房價同比漲12%,若量子科技等產業突破,房價或成“黑馬”。

還有成都:遊戲與芯片的“雙核驅動”。

成都的遊戲產業(如《王者榮耀》團隊)和芯片設計企業(如)已形成集群效應。高新區房價3年漲了40%,若本土科技企業上市,可能複製杭州“六小龍”的熱潮。

這些城市就像“潛力股”,科技產業是它們的“K線圖”——一旦技術突破或企業上市,房價就會像股價一樣“漲停”。

所以,一個城市要獲得大發展,核心一定是要想怎麽去:

創造富人,而不是創造富人住的房子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刘和刚

国内新闻

国际新闻

全网热点